淡蓝7791评论的话题
2020-01-19T15:10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想要突破70分?先把案例类材料斩于马下,分析2016联考对策题(3)
本帖最后由 —成蹊— 于 20-6-6 16:31 编辑

    最近几年案例类的材料越来越多,案例类材料大部分考生都能隐隐约约明白其意思,但就是表达不出来,这是痛点。
    另外,最近一两年,各省都在尝试分级考试,对策题题型越来越受重视。
    当案例类材料和对策题撞在一起,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们能否从容应对呢?
    今天,以2016年浙江省考B卷第一题为例,同时这也是当年的联考题目,各省稍有不同。

一、给定资料2提到“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请根据资料2,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20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字符不超过250字。

    这道题在题目的解读上有争议,但是我觉得觉得有争议的人,语文水平真的堪忧。题目的关键是最后一句,分析句子结构:就 A 提出 B 。A指的是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是一个告诉大学生应该如何创业的角度,而不是包含政府啊社会啊帮助大学生如何创业的宏观角度。觉得有争议的可以仔细品味下面两个句子:“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前者只是大学生如何做,后者是大家伙齐上阵一起帮助大学生。这都分不清的话可以洗洗睡了。说完A再说B,B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建议两个字,也是我们确定题型的关键,不再赘述。
    通过读题我们就知道了要干什么,那么在读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去挑拣大学生可行的做法来当做建议(题目要求“合理、可行”)。至于政府如何如何,社会如何如何,大学生做不了主,我们自然也不需要这种内容。

材料2:
    在某大学生创业大赛现场,5名女孩准备筹集40万元资金,到武汉近邻去承包50亩地,种植有机蔬菜。台上陈述的女孩充满激情和自信,台下观众也不时报以阵阵掌声。当评委问到“你们种过蔬菜吗?”“你们的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农民凭什么把土地转包给你?”“你们种出来的有机蔬菜准备卖给谁?”等问题时,她们的回答却难以令人满意。如今,创业已经成为青年人口中的高频词语,对大学生而言,创业正在变得“简单”,曾经的理想似乎也触手可及。(这一部分是一个社会案例,我们看材料要看门道,别像个宝宝一样只会听故事。题目既然是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首先,几个女生就是大学生,对应了。其次,他们的夸夸其谈看似精彩,但是通过专家的提问明显可以看出来他们不会成功,专家的提问涉及什么呢?经验、资金、土地承包、销售等,这都是创业要素,几个女生答不上来,显然创业成功的几率也不高。我们的建议也就来自于这个问题,创业之前要对创业项目各种要素充分了解。看我写的很多,其实在考试中这都是在脑子里电光火石之间思考到的)
    机械专业硕士小杨,进入杭州一家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不满半年。因没有期待中的高薪,没有理想中的激情,他开始琢磨创业。此后,他每天都在与人交谈,项目、资金、人脉、经验等问题弄得他头疼,深感创业之艰的他最终放弃了创业梦。(这是第二个社会案例,很短也很好懂,简单说就是小杨没有对创业项目的各种要素作充分了解,这一点和上一段一样,可以合并。然后遇到困难选择放弃的事。
    他的经历就是问题,我们的建议也就来自于这个问题。首先,同样是先做创业项目各种要素了解。其次,他遇到困难放弃了也是创业失败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建议大学生要遇到困难不能畏惧,创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阅读材料看到事例不要害怕,反而要有点激动,因为案例故事不是无聊的出现,而是要表达某种意思,这是100%的,我们要看出来他想表达什么就胜利了,就好比刻舟求剑的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等等,都是有想要表达的意思)

    某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先生拥有20多年投资经历,曾位列《福布斯》中国年度最佳创业投资人榜首。他参与过投资的企业包括完美世界、环球雅思、凡客、分众传媒、百度、阿里巴巴、巨人网络等著名企业。在阎先生看来,当创业成了一种“时尚”和“运动”时,多数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创业当成了投机行为。他说,“从时下来看,创业的动机大多是源自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这一段就更简单了,中心句在最后,前面的阎先生经历都是背景而已,没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面他说的“多数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创业当成了投机行为”才是关键,也就是很多人创业动机不对。那么我们的建议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不对的变成对的,可以是:端正创业动机,避免急功近利的投机创业。答案都是来自材料的,一目了然
    这还不算完,这一段和上两段明显说的不是一个事,不是一个话题。这就是分条分类的提示,上面是创业困难,这一段是创业动机,下面同理,还有现实需要和看待失败)

    某著名网站策略营销总监范女士认为,赚钱是创业的应有之意,但更多成功的创业者却是从想要赚钱开始,“继而”解决了用户需求,是在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社会价值这条路上不断自我追问、探寻并最终走向成功之地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为了赚钱”上是赚不到钱的。星巴克CEO舒尔茨曾说:为钱创业是肤浅的,应为梦想所驱动。在创业路上有太多诱惑,也有太多艰险,只有怀揣理想的人才能够抵抗诱惑,才能够不惧艰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百折而不回。诺奖得主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中指出:大多数创新并非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普通民众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大众创新带来了国家繁荣。(这一段看似很长,但是三个人说的分开看就简单了。
    范女士说创业的开始要立足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社会价值;老外舒尔茨说应为梦想所驱动,要能抵抗诱惑,不惧艰险。和阎先生是一致的,都是创业动机的事。
    老外菲尔普斯说的是创新的事,大多数创新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

    某公司创始人卢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创业氛围很好,但创业却也成为一种时尚,仿佛不去创业就是落伍了。创业项目的选择部分属于异想天开性的,部分属于复制型的。而现实需要创新型、技术型的项目,那些通过移动互联网,把原有的商业模式去中间化,搞流量,然后再找商业模式,这样的创新都是伪创新。仅怀着一腔热血,就幻想着自己只要去创业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而对创业的概念,对行业隐形的壁垒和门槛却知之甚少,这是许多大学生创业伊始的真实写照。在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中,有一个特别不好的特性就是抄袭成风。很多创业者经常因为有一个好的创意,但却因为没有好的原创保护制度来保护,导致被其他一些公司抄袭过去,这些公司凭借着更雄厚的资本实力,迅速把原创者打败并挤出市场。(这一段是卢先生自己说的,主要两个事,第一个就是现实需要的创业项目是创新型和技术型的,通过伪创新和原创抄袭点出问题,我们的建议就是拒绝伪创新和原创抄袭,自己主动创新同时注意保护自身创意;第二个事是创业仅怀一腔热血,和第一段第二段是一致的,建议当然也是一致的,但是答案中用这一段里的表述比较好)
    领英中国区总裁在日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用自身经验阐述了关于创业的两个公理:第一,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更多是失败;第二,创业没有失败者。即使是创业项目失败,作为创业者而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促进个人成长,即可定义为成功者。他认为,创业是没有失败者的历程。
    ZUK联合创始人陈先生同样表达了对年轻人创业的观点。陈先生说:“创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创业。”(最后这两段就合在一起说了,很简单,中国区总裁和陈先生分别就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发表了过来人的看法,核心就是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即使是创业项目失败,不要气馁,把他作为促进个人成长的经验。我们的建议就是整理一下他的建议。)

    最后就是撰写答案了,材料总体上是分块的,但是也有要点的交叉。我们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创业困难。二、创业动机。三、现实需要。四、失败看法。最后分别把对应的要点塞进去就完成了。
    在这里我们的要点有两种形式,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一种是材料体现问题,我们通过问题反推出建议。例如最开始的创业困难;另一种是材料体现的就是建议,我们稍作整理形成建议。例如最后的失败看法。

    四点建议:一、正视创业困难。创业前应对创业的概念、行业隐形壁垒和门槛做详细的了解,遇到困难不能畏惧,创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二、端正创业动机。避免急功近利的投机创业,应怀揣创业理想,抵抗诱惑,不惧艰险,立足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社会价值。三、认清现实需要。创业项目应选择创新型、技术型项目,拒绝伪创新和抄袭,主动创新商业模式,同时注重保护自身原创。四、理性看待失败。应充分认识到创业成功的难度,理性看待创业项目失败,应百折不挠,把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作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动力。

——来自一个非著名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申论老师“成蹊”


QZZN自营申论训练营,欢迎了解!https://bbs.qzzn.com/thread-16663741-1-1.html
2020-01-20T09:24 评论了 乡村做题家1 创建的话题 › 求教:指出某句话的含义,答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本帖最后由 —成蹊— 于 20-1-20 09:30 编辑

分析题的内容不是固定的,但是根据大量题目的总结大概有那么几类内容,作答词句分析题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死记模板。

这是句子的理解,首先你得理解其中什么走的太快了,灵魂又是指什么?简单说,一句话需要解释哪个部分,打个比方你把这句话拿到大街上随便问一个年轻人,它能够完全明白那么这句话就不需要解释,如果他不能完全懂,就说明需要解释。在这里的走得太快和灵魂,不看材料普通人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就需要解释出来。也就是说句子的解释就是让傻子也能清楚的明白。

解释完之后,这道题材料我记不清楚了,我综合来说一下吧。如果材料里面有原因,比如走得快的原因等,那么紧接着就要写原因,这是分析原因。如果材料里面有表现,比如灵魂跟不上的表现,那么就接着写表现,这是具体展开分析。

最后如果材料面有做法,那就可以写做法,没有就不需要写。

分析题是申论里面最灵活的一类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肯定大家都了解,如果给他们标个序号。是什么是1,为什么是2,怎么办是3。分析题可能会出现四种答案形式,分别是:1+2+3、1+2、1+3、2+3。采用哪种形式必须要通过分析材料,这也是紧扣材料的精髓。
2020-04-08T10:19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不知道你说的张小龙答案是不是粉笔对外公布的答案,还是另有其他。如果是粉笔对外公布的答案,也只能说中规中矩,你对漂亮答案的审美还差点意思(没有恶意,我的个人观点,你不同意就当我没说)。
权当交流一下吧,我认为,申论好答案的标准是扣题,所答即所问,其他的都是一些外在的辅助。就好比吃饭一样,核心是吃主食(要点),至于你把主食做成什么花样(分条分类),只是锦上添花。意犹未尽,再说一个例子。申论小题答案要点就好比是10个苹果,有的人用2个筐装,有的人用5个筐装,你在没有强制人家如何装筐的前提下,能说谁的不对呢?但是不管是2个筐还是5个筐,苹果都是10个。这也就体现了一个道理,要点是固定的,分类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几乎没见过“分条正确”这样的要求,一般都是“分类合理”、“条理清晰”这样的模糊要求。
我们和粉笔的材料理解方法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呈现出来的要点分类也是不一样的,很明显它是按照要素去分的,而我们是按照材料结构、材料逻辑去分的。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要素分类有时需要自己总结,老师讲课都是事先备课的,他讲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你自己做未必能够在考场那种紧张环境下概括出来。而我们的方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原则是根据材料逻辑结构,任何材料都是有逻辑的、有结构的,你只要学会分析材料逻辑结构,就可以对任何材料的要点进行分类,不存在紧张想不出的问题,因为每次分类分条都是由材料引导着的,很轻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最后,再说一下要点,我们的答案也只是参考答案,要点全与不全见仁见智,官方也从来没公布过标准答案,申论也从来没有人考过100,90多的也没怎么见过,这也就是说谁的答案都有缺点,都是不全的,这是客观事实。希望我们的答案对你的作用是开卷有益,给你一个自己学会打渔的启发。也谢谢你对我们答案的点评!
2020-03-24T23:56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家乡人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追求,然后开始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是村容村貌的改变,和精神新变化有什么关系。你所说的家乡认同感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有要求并且要求实现了,才会有认同感吧
2020-03-24T23:45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漏点?你发个你做的答案大家一起看看吧,光说不干嘴把式
2020-03-18T08:50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学习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答案都是参考答案,如果我也给粉笔打个8.5分,你怎么想呢?不是谁机构大谁就是权威,看谁对材料的理解更好就完了,见仁见智
2020-03-05T09:42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讲不了那么多,有机会先从最新年份的开始吧
2020-01-16T10:01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看似简单的概括题我们真的已经做到通杀了么,分析2019国考地市卷第一题...

这就属于过度延伸了,扩大了材料的意思,新变化是回来之前和回来之后的变化,也就是说,不愿意回来是旧的,愿意回来是新变化,至于回来之后,刚回来的时候和回来有段时间了,并不属于新变化。最后一段第一句说的就是,和刚回来相比踏实了,不管他回来多久,从他回来的那一刻开始就都不属于新变化了。
2020-01-19T15:22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75分的经验分享,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2019浙江B卷第二题(1)

套路别人终将被套路,不要迷恋所谓的套路。做题以题为本,在我这里所有的”套路“都是读题、读材料的”套路“,这就是根本”套路“,持续关注吧
2020-01-19T15:19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75分的经验分享,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2019浙江B卷第二题(1)

”一束光“系列,会在帖子开头标记”一束光“
2020-01-16T10:03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75分的经验分享,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2019浙江B卷第二题(1)

会的会的,会坚持做的
2020-01-16T10:03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75分的经验分享,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2019浙江B卷第二题(1)

继续关注我们的“一束光”申论方法分享计划哦
2020-01-14T11:22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一束光”75分的经验分享,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2019浙江B卷第二题(1)
本帖最后由 —成蹊— 于 20-6-6 16:28 编辑

  嘿,今年报考了浙江B类岗位的小伙伴,你们肯定注意到啦,浙江B卷已经连续几年都在考短评,你真的会写短评了么?

    短评是对人和事物进行的简短评论,属于评论的一种。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是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2018年浙江B卷第二题,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二是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就事论理的配发式短评(2019年浙江B卷第二题),配发式短评不知道?那你肯定是没怎么看过报纸。

    下面,就分享一下2019浙江B卷第二题短评的作答思路。

    题目:资料6是某晚报拟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围绕这篇报道,以“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为主题写一则短评,与该报道一同在晚报刊发。(30分)
    要求:(1)题目自拟,观点鲜明;(2)论述深刻,结构完整;(3)字数不超过500字。

    在申论中,万事题为本,一个高分答案的根本一定是读懂题。题目分为两部分题干+要求。
    本题题干中最重要的是看到围绕 A 写 B 的句式,同理在2018年的短评中也有同样的表述。A即是这篇报道也就是材料6,B即是短评,根据后面说的一同发表也就是配发式短评。既然是配发式那么就不能做成概括题,你想啊,两篇一样的内容怎么能发在一起,因此通过读题我们能够明确,此题是需要对材料6进行提炼,形成结论作为观点,进行评论,最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即可。
    再来看要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题目自拟,题干给了主题,但是主题只是方向绝对不能用来当做题目,题目是有观点的。其次是观点明确,材料6只是说了各地思考和探索,并没有观点,所以此处的要求和我们对题干的分析不谋而合。剩下的就是分析题的常规要求了,论述深刻在其他地方也有分析透彻等说法,结构完整也是应用文题的基础要求,不再赘述。最后注意字数哦,是“不超过”,不是“左右”。
    什么?以前没有关注过题目,那赶紧醒醒吧老铁!题目就是答案提纲啊!

材料:
    材料6:运河兴,则城市兴。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大运河一直在滋养着两岸城市走向未来,而两岸的城市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着如何与身边的大运河和谐相处。这则材料其实很简单,读材料其中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分析宏观结构,申论材料普遍都具有逻辑性,就比如这则材料,它的结构就是总分结构,第一段是总,引出城市与运河相处的思考,下面的各段分别从扬州、枣庄等城市分列有益探索。
    近年来,扬州对大运河环境的综合整治陆续展开,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大运河逐渐重现当年的清水碧波。由于运输功能转到了城外的新河道,大运河上已无当年舟楫纵横的繁忙景象,但游船点点,碧波涟涟,“运河之城”的水韵气质依然令人流连。扬州市还启动了以运河保护为重点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在沿河的邵伯湖等湖泊实施退渔还湖、退养还湖工程,总计还湖面积达到15万亩。读材料还有第二个要点,就是分析段落内句与句之间关系,在这一段里很清晰的能够看出来,说了两个事,第一句话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看不出来?注意“还”这个字,我吃了馒头还吃了大饼,馒头和大饼是并列成分。好的做法有没有效果呢,有的,材料中说了重现当年清水碧波,恢复湖泊面积。
    在山东枣庄,大运河船舶污染治理正在大力推进,船舶按照要求加装污油、污水收集设备,运河沿线码头配套建设污油、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海事部门加大对来往船只的监督检查,船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此,船户小苑说:“我们这两套收集设备的改造,得到了1万多元政府补贴。政府这么大力度抓环保,再向大运河里乱排乱倒可真是太不像话了。”和上一段同理,这一段说了“船舶污染治理”这么一个事。我们前面说了,短评绝不是简单的概括,在这里就祭出提炼归纳大法了,扬州和枣庄都是对于运河水质的治理,因此我们可以提炼为对运河的环境保护,相信你如果做过这套题目的话会对保护、利用、传承这组词有很深的印象,此处就是保护角度。
    地处鲁南的台儿庄古城,利用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等水工遗存以及水街水巷历史肌理,重建北方水城,走文化旅游业发展之路。如今,“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昔日繁华已在这座曾经的大运河水旱大码头上重现端倪。古城周围民宿已发展到1.5万个床位,2018年迎来游客600万人次。这一段主要说的就是“利用水工遗存以及水街水巷历史肌理,重建北方水城”,利用运河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高高矗立的燃灯佛舍利塔,曾见证北京通州当年舟楫往来的繁盛景象,如今与毗邻的3座庙宇一起正被打造为运河文化景区;同时,京杭大运河通州至天津段也将很快再次通航,北运河水上观光旅游有望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这一段主要说的是“运河文化景区”和“北运河水上观光旅游”,虽没有明确说发展旅游业这样的字眼,但是已经呼之欲出了,看申论材料不能是饭来张口,还得会品,品不是造。显然台儿庄和通州是一类了,属于利用运河。
    自古就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神”美誉的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中国漕运博物馆、清江浦记忆馆、皇家敕建名人馆等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通过制作清口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3D动漫,实施惠济祠沙盘复原等系列解读工程,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此外,该市还积极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组织编写了《里运河名胜》《淮安运河故事》《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集》等系列丛书。这一段主要说了“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和“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组织编写系列丛书”,效果就是为人们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属于传承宣传大运河文化。
    在浙江杭州,大运河拱宸桥畔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中外游客的必游之地,产城融合的沿大运河景观带年接待规模达1200万人次,大运河已成为继西湖、西溪之后杭州又一张闪亮的旅游金名片。城南的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江河汇流区应运而生,一座近百万平方米的江河汇综合体正在崛起,大运河和钱塘江正“手挽手”助力杭州“拥江发展”。这一段主要说了“沿大运河景观带”和“江河汇综合体”,这一部分和台儿庄、通州一样也属于利用运河。
    出于对大运河文化的热爱,杭州诗人小舒于2012年9月发起了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倡导通过诗歌去保护、宣传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诗歌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诗人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汇成了一股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民间力量。小舒说:“大运河一定是一条审美的河,举办诗歌节,就是希望为她提供更多的文化符号,让她真正成为诗的河流。”这一段主要说了“发起了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这一部分和淮安一个意思,都属于传承运河文化。

    好了所有材料读完之后,材料的结构清晰,内容清晰,接下来就是制作答案了,答案结构根据题目暗示的提纲也很清晰,观点+论证+结论以点带面。

保护、利用、传承是与运河相处的关键

    运河兴,则城市兴。两岸城市与大运河实现和谐相处就要在大运河保护、利用、传承上下功夫。
    在大运河的环境保护上,江苏扬州相继开展了大运河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山东枣庄推进了船舶污染治理。使大运河恢复了当年的清水碧波。
    在大运河的遗产利用上,山东台儿庄利用水工遗存及水街巷历史肌理重建了北方水城;北京通州依托沿岸遗存庙宇打造了运河文化景区;浙江杭州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沿大运河景观带,借助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塑造江河汇综合体。促进了这些城市的文化旅游业发展。
    在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上,江苏淮安推进了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积极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组织编写了反映运河历史的系列丛书;杭州诗人小舒则发起了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使人们能够直观的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
    以上城市与运河和谐相处的形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大运河沿岸城市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在保护、利用、传承上寻找与运河和谐相处的突破口,进而助力城市发展走向未来。

    彩蛋:经常说阅卷人反模板,作为考生有没有想过反出题人的模板呢?2018年浙江B卷短评是对M企业成功之道的短评,成功之道即是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再思考下本题的各城市与运河相处的有益做法,是不是也是成功之道?
    那么说,对城市与运河相处探索的短评,和对M企业成功之道的短评是不是一个出题思路,是不是一种模板呢?有城市、有企业,今年如果换成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成功之道,让你写一篇短评,你会了吗?

——来自一个非著名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申论老师“成蹊”


QZZN自营申论训练营,欢迎了解!https://bbs.qzzn.com/thread-16663741-1-1.html
2020-01-21T21:50 评论了 Faith_Hope_Love 创建的话题 › 申论跟着那哪个老师学靠谱呢?

咱们论坛自办申论辅导呀,可以看我发过的帖子了解一下,里面也有我的联系方式,试听的话可以加咱们论坛官方试听QQ群733180802
2020-01-20T09:18 评论了 Faith_Hope_Love 创建的话题 › 申论跟着那哪个老师学靠谱呢?
毛遂自荐,可以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课程
2020-01-20T09:16 评论了 五花仙人掌 创建的话题 › 请问如何提高申论做题速度
想要提高速度涉及做题本身、注意力、书写速度等几个要素,在这里面做题本身肯定是最关键的,首先要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做题模式,比如读题的时候着重看什么,迅速确定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其次读材料尽量读一遍,不要反复去读,这样很浪费时间。例如,读材料的过程中遇到要点尽量采用批注加标注的方式一次成型,避免写答案的时候还得回过头来再读一遍。最后就是要提高要点敏感性了,同一个要点别人一分钟反应过来,你三分钟反应过来,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这是是宏观上,真正想要提升做题速度,除了先从方法上破除障碍,还得配以一定数量的题目加以熟练,现在努力不算晚。
2020-01-20T09:36 评论了 18631997359 创建的话题 › 申论是不是报考乡镇,会和其他的试卷不一样?

大部分省份只要分级,试卷都会不同,但是像浙江就是例外,18年之前AB卷材料相同,题目不同
2020-01-21T21:55 评论了 小时候的回忆 创建的话题 › 不懂就问,粉笔的申论改卷系统对于申论提高有用吗
想要批改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咱们论坛自办的申论辅导课程,全程做题,核心就是直播当堂批改,即做即批,纯人工,有问题即时问,很多小伙伴都觉得非常棒。可以看我发过的帖子或者加入论坛官方试听QQ群733180802
2019-12-14T10:17 评论了 玉玉。 创建的话题 › 考生们注意,那些打着高分幌子的

好贴不会删,诸如很多背地里打广告的人,只能说还得依靠大家的举报!
2019-11-23T09:19 评论了 淡蓝7791 创建的话题 › ★2019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真题解析★

现实意义是通过卢作孚的理念得出来的,其实这道题简单地说就是卢作孚的做法以及启示,首先答他自己在那个时代的具体做法,其次答通过他的这些做法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启示是宏观的、通用的。

而你说的重复应该是说的意思上重复,这是肯定的,做法和启示本来在意思上就是重复的,不重复就不对了,但是在角度上不同,做法是就事论事,启示是宏观归纳。这道题有原文,可以说答案已经很明确啦。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67417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