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望:0
Smknow 第 2658036 号会员
0 灵魂庇护所 • 2011-01-15T12:32
2011-01-15T15:06 评论了 灵魂庇护所 创建的话题 › “体检帮帮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中有关肝炎条款的解读及乙肝相关知识 |
板凳! ![]() |
2011-01-15T12:32 评论了 灵魂庇护所 创建的话题 › “体检帮帮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中有关肝炎条款的解读及乙肝相关知识 |
最近有很多童鞋询问体检中有关乙肝,肝炎,转氨酶等方面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知识,查阅了一些资料,把有关这些问题总结下。 首先转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二〇一〇年三月发布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第3篇第7条“关于肝炎”修订内容 第七条 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原标准为: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7.1 条文解释 肝脏和人体其他部位一样,也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有炎症、肿大、疼痛及肝细胞坏死,表现在肝脏生化检查上就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升高。引起肝炎的病因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此外还有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多种类型。肝炎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已被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后期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因此,各种类型的现症肝炎患者,无论是急性或慢性,一经诊断,均作不合格结论。 7.1.1 病毒性肝炎 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及肝细胞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按致病病毒的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等5种。其中甲型、戊型肝炎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经过,属于自限性疾病,经过治疗多数患者在3~6个月恢复,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演变成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7.1.2 其他肝炎 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缺血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等,简述如下: 1)酒精性肝炎: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损害。除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也有明显毒性作用,因而导致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并进而发生纤维化,严重者可因反复肝炎发作导致肝硬化。在临床上,酒精性肝炎可分为3个阶段,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它们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 2)药物性肝炎: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通过生物转化而清除,但临床上某些药物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生化检查异常,引起急性或慢性药物性肝炎,如异烟肼、利福平、磺胺类等。药物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剂量依赖性损伤,即药物要达到某一高剂量时才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如酒精性肝炎;另一类是过敏性药物中毒,即个体对某些药物会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一旦服用这些药物(与剂量大小无关)便可引发肝细胞损伤,这类患者多数伴随其他相关过敏性表现,如急性荨麻疹、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3)自身免疫性肝炎:本病主要见于中青年女性,起病大多隐匿或缓慢,临床表现与慢性乙型肝炎相似。轻者症状多不明显,仅出现肝脏生化检查异常;重者可出现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后期常发展成为肝硬化,常伴有肝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4)缺血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是由于各种相关原发疾病造成的肝细胞继发性损害,如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衰竭,静脉血液无法回流心脏而滞留在肝脏,导致肝脏发生充血肿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生化检查异常。 5)遗传代谢性肝病:指遗传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具有某种代谢障碍,病变累及肝脏同时累及其他脏器和组织,故临床表现除有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外,同时伴有受损器官、组织的相应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肝豆状核变性、血卟啉病、糖原累积症、肝淀粉样变等。 6)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肝炎,仅指目前病因、病史不明的一些肝炎的统称。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疾病将会找出特定的病因而逐渐减少。据估计,这类肝炎中约四分之一为病毒所致。 7.2 诊断要点 1、肝脏检查: 1)常规检测ALT及AST,这两种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均可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2)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往往呈弥漫性肝病表现,但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各种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肝病等也可呈弥漫性改变,在声像图上很难鉴别,因此,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弥漫性肝病声像图表现:急性期特点为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偏低,光点稀疏,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系改变,出现胆囊壁增厚,黏膜水肿呈低回声。迁延性者呈肝脏增大,肝回声增强,不均,光点粗大,可伴脾脏增大或/和门静脉内径增宽。 2、判定标准: 1)血清ALT或AST增高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如正常参考值上限为X,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是指超过2X),不合格。 2)血清ALT或AST增高不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但B超声像图呈弥漫性肝病表现(脂肪肝除外),不合格。 作为一种选拔性体检,受检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及病因学资料往往不可靠,体征一般也不明显,故体检中应主要依据肝脏生化、腹部B超检查诊断或排除肝炎。 7.3 注意事项 7.3.1 所有关于肝炎的检测项目中,一律不许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7.3.2 公务员体检中的肝脏生化检查是指ALT及AST这两项,若检测数值较参考值上限轻度异常(即不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而其它检测结果均正常,可直接做出体检合格的结论。 7.3.3 肝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病理诊断。作为体检,只需根据判定标准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有创性的肝脏穿刺病理学诊断方法不宜作为辅助检查项目。 再澄清几个概念: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大三阳 乙肝五项包括: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一部分人病情并不稳定,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对于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积极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如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就需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e抗体阳性,HBV DNA阴性或低于检测低限,一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 在有关乙肝的术语中,老百姓对“大三阳”“小三阳”最为熟悉,但究竟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却不甚了了。所谓“大三阳”是指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抗HBc阳性,而“小三阳”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大三阳”常见于上述的第一种情况,而所谓的“小三阳”,可能是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也可能是由于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发生变异,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 实际上,“大三阳”和“小三阳”并不是医学专业术语。HBeAg是病毒活动型复制的标志,HBeAg阳性表示病毒还在活动,请注意,是病毒而不一定指疾病。以往因为不能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只能间接地通过HBeAg的测定来反映病毒是否存在活动。现在由于能够直接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所以,不应该把注意力盯在“大三阳”“小三阳”上,而应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是否阳性和水平高低。 肝功能检查 : 肝功能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ALT) 0~40 谷草转氨酶(AST) 0~37 谷草/谷丙(AST/ALT) 0.80~1.5 谷氨酰转移酶(GGP) 7~32 碱性磷酸酶(ALP) 53~128 总胆红素(TBILI) 5.1~19.0 直接胆红素(DBILI) 0.0~5.1 间接胆红素(IBILI) 5.0~12.0 总蛋白(TP) 60~80 白蛋白(ALB) 35~55 球蛋白(GLB) 15.0~35.0 白球比(ALB/GLB) 1.20~2.00 葡萄糖(GLU) 3.89~6.11 尿素氮(BUN) 1.7~8.3 肌酐(CRE) 53~108 乳酸脱氢酶(LDH-L) 109~245 肌酸激酶(CK) 24.0~195.0 总胆固醇(CHOL) 3.35~6.45 甘油三酯(TRIG) 0.48~1.17 尿酸(UA) 202~416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1、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1) 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 (2) 胆囊炎或胆道疾病(如炎症、结石、息肉、癌症等) (3) 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4)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 (5) 其他引起ALT异常因素(脂肪肝、肝癌等) 2、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 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3、ALT/AST比值结果分析: 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测指标来看。 4、γ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 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长期或大量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5、胆红素的结果分析: 胆红素是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它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三种。因此,胆红素测定结果有3个方面的作用。 (1) 肝细胞受到损伤时如肝炎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2) 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胆道息肉、胆囊炎等、血中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3) 溶血性疾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来源增加,肝脏处理不及,造成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 6、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结果分析: 血液中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功能,如果蛋白质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以使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化,所以分析结果时要注意一些生理性的影响因素。 综上: 新修改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中规定只要是肝炎均不合格,除特警职位外不允许做乙肝方面的检查,判定合格与否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诊断为肝炎。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一定是肝炎患者。和感染了艾滋病毒不一定都发病成为艾滋病患者是一样的道理。肝炎的诊断主要看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结果。主要看谷丙转氨酶(ALT) 0~40 , 就是在超声没有提示肝损害的前提下,ALT≤80,为合格。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大、小三阳,只要肝功能正常,并且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诊断为肝炎,不影响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