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T17:30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可能不一样,带来的后果也不同:过多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可能使民族文化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过多强调文化的世界性,又可能使民族文化丧失民族特色。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每个国家的文化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丧失民族特性的文化,不可能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并非民族性的任何坚守都会导致世界性。一种文化只有反映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呼声,才有其活力和生命力,才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 如何理解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C.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具有世界性 D. 不能用文化的世界性取代民族性 答:此题的结构相对清晰,民族性和世界性在题干里是兼顾的,这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此题选B。 |
2019-01-15T09:2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广义相对论发表以来,一直是最成功的引力理论,已经 了无数次的天文观测和各种实验的检验。但是几乎所有这些都是在弱引力场下,检验爱因斯坦引力和牛顿引力的微小差别。如果想使爱因斯坦引力的效应比较明显,则需要在强引力场中才能发生,而这方面的检验还是非常 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 罕见 B经过 需要 C通过 迫切 D经受 缺乏 第一空都可以,无法排除。第二空强调的是“少”,排除BC,认为在强引力场中的实验比较少见,选了“罕见”。“缺乏”读着不顺不选 答:缺,这个字很有意思。比如说,城墙上有个缺口,为什么称之为缺口呢?缺代表什么?在行测里其实考过好几次,缺代表着,应有却未有,所以缺乏,非常之合适。至于经受,代表了经历过并经得起(能承受)检验,意思是广义相对论是成功的。另外,一个小技巧,选词,很多时候直接倾向于选合成词,正确率会高一点(比如,经受=经历+通过) |
2019-01-15T09:23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楼主我现在做言语题老是做到以前做过的题目,感觉做这些题目体现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的怎么样?做过的题目有必要反复做吗 答:各省的行测,大同小异,基本知识点和思维极其类似,所以,最近五年的各省题目都可以去做。很多题目,做过数遍,但是是否记得答案不重要,甚至是否能做对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很多言语题,不妨多琢磨一下答案到底好在哪里。 |
2019-01-14T17:0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优抚安置工作要充分体现党、政府和人民对革命功臣的关爱。优抚安置的服务对象种类多,老龄化突出,服务对象有优抚和安置两大部分,共5类27种。优抚安置的工作环节和服务保障流程复杂。比如接收安置一名重点对象,需经过审定安置计划、落实住房建购经费、下达安置计划、办理移交手续等十几个环节。接收下来后还要负责落实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保障等服务管理内容几十项。 这段话主要说明: A优抚安置工作政治性强,政策保障要求高 B优抚安置工作相关性强,协调沟通任务重 C优抚安置工作特殊性强,服务保障难度大 D优抚安置工作矛盾性强,形势任务适应难 答:这种就属于难题,分析一下。题干说的是优抚安置工作确实存在困难,人多,事儿多。第一句话倒是体现了政治性,但是政策保障完全没有。B选项,难度不在协调上,因为不是强调流程多导致难以协调。D就不值一提了,相对合适的只有C。通过人多事儿多体现了难度大。至于特殊性,可以涵盖政治性强以及环节、事情极多等等。 |
2019-01-14T17:00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嗯 破题一个 有极个别的真题 恐怕确实有失严谨。 |
2019-01-14T15:51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锦官城位于成都城东南的一块开阔地,大片的厂房建立起来以后,这里终日响着________的机杼声,飘荡着蜀锦艳丽而华美的颜色。当时的政府把锦官城建在此地,是因为这里的江水漂洗出来的锦缎,质地特别________,颜色特别鲜亮;而在别的江河中漂洗,蜀锦的质地就会变得粗硬,颜色也会衰败走样。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绵不绝 柔滑 B.此起彼伏 轻盈 C.抑扬顿挫 细腻 D.婉转悠扬 通透 大神,你好,一直都关注您的讲解。 这题我选的时候在AB项犹豫,的确第二句是对比,“柔滑”对应“粗硬”,比起表示重量的“轻盈”要合适。可第一空,我对“连绵不绝”的机杼声表示怀疑,怎么都拐不过这个湾来,总觉得“不绝”就是不停止,机杼声怎么可能一直连续不中断呢,不合常理的事情是不能选的,所以选了B。 做题时总是这样,觉得正确答案可能不合常理,不合逻辑或存在些许谬误,然后就果断抛弃,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答:你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只是在一个逻辑上犯了错误:连绵不绝确定是看似不合情理,但是如果看成修辞手法,用夸张的说法,反正更能彰显作者对于锦官城的推崇和喜爱态度。语言或者说文学,绝不存在一定要符合常理这种要求。不过话说回来了,应该这么说,反而适当的夸张更加符合文学的常理! |
2019-01-10T11:46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这个不是泾渭分明的,可以兼顾,前期模块要清晰,逐个总结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后期多做套卷,进一步深化知识,培养题感 |
2019-01-10T11:4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放弃语音套餐收入,才是流量经营全面成熟的开始。可喜的是,随着4G网络的普及,技术上VOLTE已经没有问题,商业上随着用户的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 ,流量经营正在迎来井喷的时代,语音通话方式也将成为流量经营的一部分。到那时,运营商将会有更充足的底气,敢于放手语音业务,彻底投入流量经营的怀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向 进步 B迁移 发展 C移动 变更 D转动 更新 解析:此题其实并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主要就是AB的纠结,在商业这个领域,用户从一种产品到另一个产品,从一个企业转向另一个企业,就称之为用户的迁移。至于第二孔,发展比进步也要好,发展是向前有所进步,进步则是质的变化,是对于落后而言的。 |
2018-12-28T09:29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额 我在哪个帖子里说过选C呀???????? |
2018-12-26T11:14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关于演员认证,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一级演员”这个称谓,而“一级演员”的评选,有一个主要考量标准是,“为繁荣中国的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样的考量标准本身也是含糊的。另据相关资料显示,把“一级演员”称为“国家一级演员”只是习惯使然,在职称前面冠以“国家”二字,更多是出于对荣耀的显示。也可以这么理解,一个演员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主要来自他的作品,和他的职称并无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评价演员的标准应明确、可行 B.演员认证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尺 C.评价演员应看重作品而非职称 D. 当前演员认证存在的现实问题 解析:我赞成选C。评价演员靠作品而不是一级演员这个职称,合理的对策,一般都是做的表达目的(作者想提醒你或者告诉你该如何做),也都是答案。 |
2018-12-26T11:12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如今,图书信息浩如烟海。表面上看,读者具有无限的自由度,可以在茫茫书海中自由选择。但事实上,他们无形中成了大众媒介的俘虏。大众媒介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通过图书广告、阅读排行榜、书评人推介、对图书进行定向推送,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往往只是一个狭窄的阅读菜单。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定向推送就更为稀松平常了。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巨型的图书搜索引擎,大家都在利用新媒体这张网捕捞图书,结果收获的多是同质化的东西。即是说,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很容易沦为“格式化”的阅读:不仅所选择的阅读内容被格式化,甚至连阅读方式、阅读趣味也会被“格式化”。而且这种“格式化”阅读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阅读产生强烈影响 B格式化阅读容易使读者形成思维定势 C图书市场应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选择 D读者应理性看待媒体推送的阅读菜单 解析:此题极好,就是难度略高。先看看题干吧,表面看,读者有无限自由,但是实际上呢?大众媒体推荐的书,其实很集中(狭窄),也就是说 大家都想读书,都去搜索,结果发现,推荐来推荐去,就那么几本。所以说,这题的目的是提醒读者,理性看待新媒体推荐的书单,此题选D(各机构答案什么都有,菜得很),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错了么?没有!新媒体推荐最新的好书(适合大众口味),所以,此题不选C。至于A,这么笼统的废话,根本毫无意义。至于B,倒是说了格式化阅读,但是,这个问题的对策,正是D,也是作者的表达目的。 |
2018-12-15T22:5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不 A是说的端午节等,注意这个等字。 |
2018-12-15T15:34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选C呀,题干聚焦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仅此而已。 |
2018-12-12T10:54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这也是考生普遍的一个困惑。我很努力呀,我很努力的刷题,看视频了,为什么行测成绩还不能提高?其实,我会反问:凭什么大量刷题或者看视频就能提高?行测是一门有别于初高中知识的学科,并非简单的学习即可获得成效。的确,很多上岸的人也会告诉你:刷题。坦率的说,这是一种敷衍的说法,因为刷题也有其中门道,而很多上岸的人,也只不过是侥幸罢了。 |
2018-12-05T14:14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这个D,构不成干扰呀,阅读,不止关于书本?题干里有表述或者暗示还关于其他因素么? |
2018-12-05T11:27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再黏贴一下是哪个题吧,QZZN这一点不人性化,难以快速找到讨论的到底是哪一个题目。 |
2018-12-05T11:2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楼主你好,真心求问。 开始准备明年省考,有没有系统方法什么推荐一下。想刷题不知道什么书适合(下载了app,更喜欢纸质书做题) 上次省考68,平时就是70左右水平。感觉言语理解比较薄弱。 看到麻烦解答一下,谢谢 答:系统方法,这个词语其实用的很好。大部分考生的复习,几乎就是无头苍蝇,做做题,对对答案,然后继续埋头做题,但是很少抬头看天。而行测的复习,并没有什么官方教材和系统梳理,大部分也都是就题论题,姑且不说是否系统,就连是否正确都无法保证。对于考生来说,最好的莫过于:第一,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从真题中总结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逐个的梳理,然后再通过真题不断验证和纠偏。第二,找到一个好的老师。 |
2018-12-03T11:15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我代表我个人表示强烈赞成~~~~~~~~ |
2018-11-06T08:37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实施技改专项行动,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25%以上,带动工业投资完成1.2亿元,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强化有色产业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精深加工,支持江铜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优化钢铁、铜、建材产业布局,提升石化产业深加工能力。加快推动视频、陶瓷,家具,纺织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江西轻工优势品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更多“赣鄱工匠”,重塑“江西制造”辉煌。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B.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C.实施技改专项行动 D.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答:通过题干的结构和脉络来判断表达目的,其实是很好用的方法。题干里有三句话,有趣的是,ACD分别对应的某一句话的某一部分,只有B能涵盖全部。 |
2018-11-05T14:48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
本帖最后由 wxklb 于 18-11-6 08:32 编辑 没啦,回复了五六年的帖子,被小编一删了之----仅仅因为我留过一些联系方式(疑似宣传?),其实QZZN想留住人,还是要豁达一些为好,毕竟,更多有经验的高手,对于QZZN,恐怕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