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woo5403评论的话题
2019-08-15T14:44 评论了 万海宇 创建的话题 › 申论准备报班,求推荐
申论考试分数时高时低,原因有两个:

1、阅卷的松紧度不同,有些省份压分严重,有些省份改卷宽松,但无论是压分严重还是改卷宽松都不会影响你的排名。压分严重普遍较低,改卷宽松普遍较高但排名基本无差异。
2、对于不同材料中的要点把控不同,如果在考场上遇到你善于把控的材料,要点及大作文总分论点均能把控好,那么分数较高。如果在考场上遇到你不善于难以把控的材料则要点的把控差,那么分数较低。

关于对于不同的材料应该怎么把控你有兴趣可以看下我写的帖子,希望能够帮到你。
2019-08-01T10:46 评论了 猫咪的小鱼儿 创建的话题 › 申论怎么学

有同学分数时高时低。原因有两个:一、每次改卷尺度不同,有时候压分严重,造成了大家分数普遍你偏低。有时候改卷尺度松,高分遍地开花。二、不同同学对于不同申论材料的把控度不同,目前申论材料无非三种,第一种纯事例,第二种纯议论、第三种议论+事例。可能你对议论性材料把控度好,当考到这种材料则分数偏高,但是你对纯事例材料把控度一般,那么考到这种材料的时候,分数就偏低。
还有同学申论裸考五六十,准备几个月依旧五六十。将申论划分为玄学,从此两耳不闻申论事,一心只读行测书。申论和行测的最大区别在于,行测的努力与成绩是一个正相关的科目,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瓶颈期较高。而申论上来就有个门槛,如果一直没有越过门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引上道,则一直低分徘徊不前。而越过这个门槛,就可稳步提升,轻松超过行测的分数(80+行测除外)。
2019-08-01T10:45 评论了 猫咪的小鱼儿 创建的话题 › 申论怎么学
有同学分数时高时低。原因有两个:一、每次改卷尺度不同,有时候压分严重,造成了大家分数普遍你偏低。有时候改卷尺度松,高分遍地开花。二、不同同学对于不同申论材料的把控度不同,目前申论材料无非三种,第一种纯事例,第二种纯议论、第三种议论+事例。可能你对议论性材料把控度好,当考到这种材料则分数偏高,但是你对纯事例材料把控度一般,那么考到这种材料的时候,分数就偏低。
还有同学申论裸考五六十,准备几个月依旧五六十。将申论划分为玄学,从此两耳不闻申论事,一心只读行测书。申论和行测的最大区别在于,行测的努力与成绩是一个正相关的科目,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瓶颈期较高。而申论上来就有个门槛,如果一直没有越过门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引上道,则一直低分徘徊不前。而越过这个门槛,就可稳步提升,轻松超过行测的分数(80+行测除外)。
2020-01-16T17:02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综合治理控民生,是建设民生的创新思路。(分论点三)在治理思路上,要紧跟时代,敢于创新,多学习国外经验,消化为适合我国发展的“药方”。(怎么做一:学习借鉴)政府在综合建设民生工程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涉及医疗卫生、社保发放、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这些容易忽略的方面恰恰是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怎么做二:注意轻重缓急)
2020-01-15T11:17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转变观念赢民心,是建设民生的迫切需要。(分论点一,这里强调格式,和一般申论模板不一样,当然却是我自己的模板。)政府责任的体现集中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安居乐业。(是什么)如果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基础建设,就会产生国富民穷的危险,所以,政府首先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方向,向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所倾斜。(为什么)“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这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怎么做)
协调统筹握民情,是建设民生的重要任务。(分论点二)河水污染让百姓怨声载道,而环保局长却声称“无污染,很洁净”;小区管理混乱不堪,当地职责部门却视而不见。(什么现象)此类现象集中说明当前政府对于民生建设存在信息收集差、沟通渠道窄、监管调研少的问题。(是什么)这要求我们要尽快行动,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民事、民怨、民情,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着力点,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怎么做)
2020-01-13T16:06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作文原文:
心系民生情系百姓
张氏夫妇不畏艰难,急流湍壑靠自己修建通途;愤怒网友不惜倾家,微博悬赏请局长污河泡澡。(材料中案例,稍加修饰,成对仗格式,显文字功底。一定是材料中案例!)不仅如此,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治污难、看病难、社会矛盾多、社保问题多……(几个问题也是材料中的,在做前面3道题的时候,就已经总结出来了,这里只是照抄下来,没难度。)民生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民生问题。(一句话点出所有问题指向的实质:民生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安享民生之路,路在何方?(提出疑问——只是个噱头,这样的噱头可以有效分别于其他申论文章。)
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固定格式)一方面,政府缺少民生建设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民生建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找出问题的两个原因,很难吗?随便想想也能写出几个,这里不赘述。)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建设,先赢得民心,再掌控民情,最后让百姓乐享民生。(文章中心论点,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重要!要求是:有一定高度,表述简单、明确、直白、不要修饰!)
2020-01-12T15:37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六、关于地级市的题目难还是副省级的题目难?
有人问我:地市级题目难,还是副省级题目难。我只能说不一定,同样的题目有些人感觉难,有些人感觉不难,这个很难限定。近几年比较难的作文题目12年的地市作文和18年的地市作文。

下面是一篇曾上岸的小伙伴写的关于申论作文及其模板的框架,黏贴于此,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0-01-11T16:30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五 、关于大作文可能的判分形式:
现在说一说近几年大作文判分的几种形式:
一、踩要点给分:标题、总论点、分论点。
二、踩要点的层次给分:即题干可能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出现基本的一些层次:如问题层次、积极意义层次、对策层次。
三、其他依据题干的判分形式:后续详解。
有些小伙伴问,考试的时候应该写几段的问题,我想说:考前能告诉你写几段的人,只有两个身份:一、命题人,二、骗子。至于具体写几段,是由“题干+材料”决定的。
2020-01-08T16:59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目前常见的结尾撞车现场:对策坚持类结尾。
在结尾请不要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朝一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懈努力、路远必至。这种对策坚持类的结尾。撞车撞的太厉害了。改卷本来不想看结尾的,因为结尾基本上就是升华一下,没有要点。但是改卷改到后期基本都会看一下,就是看看有没有背的这些模板。只要有烂大街的模板,基本上“主观分”可能就不给了。
2020-01-07T11:39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几年之前公考圈,盛行一种理论,“有效字”理论。但是近几年却不怎么提了,原因很简单,各大机构都想在作文这个地方赚钱,开各种有声有色的作文班。但是15秒批改一份,如果是你,15秒能看多少个字?即你在考场上最有用的是你的“标题”“总论点(开头段)”“分论点”大约这六七句话是要点分是客观分,是决定你作文几类文的基准分。故1200字的大作文,大部分字是用来美观填充字数的,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有用的就是你在考场写的那300字中的要点。而阅卷人要看的就是这300字。这300字就是“有效字”。那你说模板有没有用?答案是不一定有用。可能出现严重的撞车事故。如何才能有用?站在阅卷人的角度上想一想。阅卷人批改大作文时看的内容:首段(或者直接看首段最后一句的总括句)+ 每段的段旨句 + 结尾段(结尾不一定看,因为结尾无要点,仅仅作为升华的作用)。这些看完15秒差不多吧。而模板是不是又分为:开头段模板 + 分论点扩充模板 + 结尾段模板。这三个模板哪些最可能是阅卷人看的?开头和结尾。所以,开头和结尾的模板一定要“自己编”“自己编”“自己编”“自己编”。重要的事说四遍。
2020-01-06T11:20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四、关于大作文模板:
就大家最关心的大作文模板这个事情解释一下。给你15秒批改一份卷子,如果是你,15秒能看多少个字?如果字能认得清的话,速度起来也就二三百字。别拿做片段阅读的速度来和这个比较。言语题你看的是电脑码出来的字,换成考生写的,你就读不那么快了,难道忘了那些年抄别人作业的时候,还要问问别人某个字是啥?
2020-01-05T13:56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这是这篇申论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张立红所写。写这篇文章的本质目的就是:运用想象力可以超越人工智能。而命题者命题从来都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他所选取这篇材料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发展想象力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作文就是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申论材料,也只有从宏观上看申论材料才能达到与命题人心意相通的境界。
大家自行去对比一下市面上的答案。都只写了科学、艺术、古文化、这三个分论点。凡是学过申论的人应该都写了这三个点。卷面好一些加两分,卷面差一些减两分。改个卷秒秒钟的事。
2020-01-03T14:51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其次,大作文中的“联系实际”并不是指联系自身实际,而是指联系材料中的实际,那么这则材料的实际是什么呢?就是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
综上所述:这篇大作文的框架可写为:


第一段:引入总论点
第二段:想象力的含义
第三段:运用科学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滋养想象力
第四段:饱览艺术的美学精神,美化想象力
第五段:思索古文化的智慧和美,提升想象力。
第六段:提升想象力,应对智能经济时代。
第七段:尾段
2020-01-02T10:37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关于大作文中“参考给定资料”有三种处理方式:
一、首段中联系材料:
1、总论点由“问题”引入,这些问题一定要用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你需要高度概括一下。
2、当题干是对某一句话理解时,首段中建议引用题干中的话。
二、将材料的主题放在分论点段的段旨句中。
这三种形式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在考场上都用上,因为不一定要点是哪个。这也是我总结了多年的判分标准而来。首段“问题”引入是一定可以的。因为申论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一切要以问题出发。其次,一定要在某一段的段旨句中将材料的主题放入段旨句。特别是当作文的主题和材料的主题不一致的时候。如:这道作文的主题是想象力,而材料1、2、3却是在讲智能制造经济。那么就要在某一段的段旨句中提及智能制造经济。如何提及呢?
2019-12-30T11:38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首先:资料5中:“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艺术的美学精神、古文化的智慧和美”这三个分论点写在作文中,你就能得24分左右了。那剩下的要点是什么呢?大家看看资料4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在解释想象力,同时资料5中也有一段在解释想象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要点。把这道题看做综合分析题来做,你会不会解释想象力?大家看资料1、2、3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智能制造,那智能制造是不是要点呢?不一定,要看题干有没有要求“联系实际”。如果有“联系实际”,那么智能制造就是一个要点,如果题干没有“联系实际”,那智能制造可以考虑不写。
2019-12-29T10:07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为了方便理解,1-4则材料我就不上大篇原文了,我直接把各个材料的主题给大家总结好。
资料1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2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3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4主题:想象力是设计设计创新
资料5主题:想象力的含义是创造力、人类用想象力可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艺术的美学精神、古文化的智慧和美是想象力源泉。
2019-12-28T10:20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从给定资料5中可以看出:
第一段:在引出想象力
第二段:想象力的含义
第三段:想象力的现实意义:更好的应对智能经济时代
第四段:题干内容
五、六、七段:分别介绍了科学、艺术、古文化的精神品质是想象力的源泉。
第八、九段:举例说明
2019-12-26T13:10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资料五原文:
2019-12-26T13:10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前四个小题已经用了材料1-4了,所以就不要去材料1-4里面去找要点了。但是需留心材料1-4的主题:智能经济、想象力。
2019-12-23T10:56 评论了 zywoo5403 创建的话题 › (培训机构)申论80+专解你申论备考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其次,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画线句子那一句话,要点都在给定资料5吗?肯定不是的。只是让你理解资料5的这一句话,又没让你根据材料5作答。但有一点可以很明确的是:材料5是我们找总分论点的核心,或者是说我们找总分论点的线索。要点主要出自材料几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方法。那就是看前面四个小题已经用了材料几,剩下的材料基本就是大作文的要点的出处。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2833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