緃橫评论的话题
2020-06-06T19:04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在没有一个判别标准的情况下的交流最后都演变成一种争吵,就好比你说的想象力经济那个题目一样,你我都不知道答案,在我们学习方法不一样的情况下,不管我们怎么讨论都达不到一种共识。
2020-06-06T16:55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没必要多讨论什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学到新的东西,但是如果说单纯是为了从别人的答案里找的别人的问题根本没什么意义,我没说自己水平怎么样,也不会去评论别人的水平。考场答题各按各的答就可以了。
2020-06-06T11:54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你的自信得建立在你自己的理解基础上的才行,感觉你和我差不多,刚接触公考的时候就是看培训机构的课程不知道谁是标准,看他们的视频久了不知不觉都是按照他们的解题思维走,后来分数一直那个样然后在论坛找一些考高分的人有偿辅导,但是很遗憾的告诉你,你能请教他思路的也仅限于他考高分的那套卷子才行,至于他没考过的题目你如果盲信结果和你信机构也差不多,并不是考一次高分的人再考第二次也能考高分,因为他考高分的那套题目他自己都不清除是哪些内容得了分,如果有那种每次参加考试都能考高分的人指导你,你可以把他作为标准,但是说实话,考一次高分几乎就上岸了,谁还去考第二次、第三次。真有这种人,可遇不可求。
为什么我说你这个答案不太理想,因为这年国考我参加过,答案和你写的差不多,分数不太理想。培训机构那套我真的是不敢信了,我省考三年进面,都是按照机构和市面上吹嘘的什么面霸的面试答法,每年惨败,直到去年面试结束找到了一个当过评委的阿姨,她比较细心把她当评委见过的题目和评份标准收藏了一部分,我看了下评分标准,没有高谈阔论,都是很简单,很朴素的话,在我们看来甚至很弱智的回答方式。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没权力也没义务让你改变什么,论坛本来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两边。
2020-06-06T11:30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答题的逻辑在13楼,因为我没有照原文看着写答案的,都是凭着我的记忆写的,只写了大概的逻辑,我找到了原文但是并不完全抄原文,原文也没有答案,材料既然是摘抄原文的,二者逻辑固然不完全相同,但是段落的中心意思不会有什么区别吧!最主要的是别的材料有的是拼凑的,不巧,这个题目的原文从头到尾全部是从一个原文摘取的,段落都没改变。原文你想看自己可以网上查找,标题就是问题,出自齐鲁晚报。
2020-06-06T08:59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我并不盲信研究生也不排斥所有的培训,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我自己也有自己的判断,至于您说原文的问题,申论材料的内容,全部是直接从原文摘过来的,你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只能各学各的,但是相比培训机构,的确是研究生参与阅卷,没听过培训机构可以参与阅卷的。
2020-06-06T08:55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叫你解释是指的这句话有一个明确的意思,你得说出来,而且要准确的意思,谈理解说的是你看到这句话你自己的见解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如果你非要说两个问法一样,您可以去查查字典,这两个词的意思,这个总没必要争论吧!
2020-06-04T22:19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论坛上申论板块有位研究生参加过阅卷,词句理解他也说的确分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我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个材料我找的了原文,至于你坚持的你看法没有毛病,至少态度上你比那些盲目相信培训机构答案的人要高一个档次。不过我得说一句,这个题目问的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要你解释这句话的内涵,你要区分这两种问法。
2020-06-04T11:05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原文这两段说的是以水喻道的高明之处在这两点,用来答这个题目不恰当吧!最起码的 柔字的意思都没解释,
2020-06-04T11:02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词句理解,先解释意思,其中意思分为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然后就是论证关系,这个题目 柔字打了双引号,你就先解释柔是什么,表面意思,儒之柔,此柔非彼柔,而是以柔克刚的那种柔。深层意思指的是中国文化儒雅的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但却又不失其庄严,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第二步论证,为什么说只有通过水才能真正体会儒之柔,我认为要从中国文化和水的特性、渊源以及内在力量三方面说起,
首先从特性方面来看(你就找原文说水是怎么样体现中国文化性格的那些内容),其次从渊源方面来看(材料中说的是很早以前我们就有以水喻道的古老传统,然后我们古人怎么和水打交道的,比如那个都江堰的例子),最后从内在力量方面来看(原文讲到水利万物不争啊!但是洪水爆发的时候势不可挡,我们中国文化的姿态是等待忍耐,但是我们愤怒起来是如何的势不可挡)第三个需要有你自己的思考,最后收尾 所以说只有通过水才能真正体会儒之柔。

你看下字数是不是完全足够,有的题目得分点全部在原文里面,有的题目你必须得有自己的思考,机构的答案说好听点不是权威,说难听的,他的答案都没经过阅卷人的分数检测,凭什么到处给别人做参考。
2020-05-15T23:35 评论了 ThemisChan 创建的话题 › 2017年国考 水的意象 儒之柔 小题交流理解
受到机构的影响终究还是太深了,这句话的意思你是说出来的并不是你理解出来的,题目说的是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真正体会儒之柔,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说?你仔细看,只有...才,这在逻辑里面是什么??必要条件对不对?为什么说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体会儒之柔,通过火的意象能不能?通过木的意象能不能??通过土的意象能不能?显然是不能的,题目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你,除了水别的不能体会儒之柔,他明显是想让你说,水的意象和儒之柔,是唯一的关系。这才是观点,怎么论证,我就不多说了。我没见过真正的标准,但是我敢肯定,机构这种答法绝对是错的。因为观点就偏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50416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