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_kpek评论的话题
2024-05-11T14:16 评论了 smknow_bhsa 创建的话题 › 4年前确诊适应性障碍会影响政审吗
公务员入职体检有哪些标准:
一、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存在先天性心脏病但无需进行手术以及手术治愈者,合格。

二、存在血液病,不合格。但若只是存在单纯性缺铁性贫血,即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三、存在结核病不合格。但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疾病患者治愈后合格,以及肾结核、骨结核、腹结核、淋巴结核等疾病治愈两年后,也合格。

四、存在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不合格。

五、严重慢性胃、肠疾病,不合格。但若是已治愈者合格。

六、存在各种急慢性肝炎患者,不合格。

七、各种恶性肿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八、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不合格。

九、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合格。

十、有癫痫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游症、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等严重精神疾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不合格。

十一、存在红斑狼疮、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不合格。

十二、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丝虫病兼有橡皮肿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十三、颅骨缺损、颅内异物存留、颅脑畸形、脑外伤后综合征,不合格。

十四、严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十五、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合格。

十六、有梗阻的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不合格。

十七、大动脉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不合格。

十八、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不合格。


你的不属于特殊病例,应该不属于吧。
2024-04-28T17:08 评论了 smknow_kpek 创建的话题 › 记录一下大作为

今年有点难了,第二题编者按没见过。2023年75+
2024-04-28T17:06 评论了 smknow_kpek 创建的话题 › 记录一下大作为

第二题的编者按第一次见,这题崩了。
2024-04-28T17:05 评论了 smknow_kpek 创建的话题 › 记录一下大作为

哈哈,核心要义就应该是这个了
2024-04-28T17:04 评论了 smknow_kpek 创建的话题 › 记录一下大作为

就是以这三个领域为抓手,去培育,第一段已经说明。
2024-04-28T11:22 评论了 smknow_kpek 创建的话题 › 记录一下大作为
科技型企业家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动力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新三样近期在市场上引起热潮,代表着新时代智能科技引领势不可挡。新春第一会上,省主要领导提出要“(引用抄写20字)关于科技型企业家....”。因此,打造科技优势,培育科技型企业家至关重要,以此助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站住脚跟。为此,我们要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融合聚力,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社会快速振兴之“本”。科技创新,是如今我省快速发展主要体现,表现....因此,
    “人才培育”,企业落地深耕之“要”。习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
    “融合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桥”。一方面,融合聚力的好处,需要科技型企业家牵引,企业转型科技成功才能存活。另一方面,政府政策扶持、金融渠道拓宽等助力企业良性发展。所以说,政府、企业、金融等多部门融合聚力,为科技型企业家创造条件,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路漫漫兮其修远”,如今时间的变迁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科技型企业家的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活力。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科技转型等高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融合聚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我大概就是这么写的,头两个分论点的论述部分忘记了。
2022-01-04T11:03 评论了 其乐榕榕6252 创建的话题 › 如何提高逻辑填空??

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文体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有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之分、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
2021-12-31T16:57 评论了 其乐榕榕6252 创建的话题 › 如何提高逻辑填空??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21-12-31 16:58 编辑

逻辑填空三要诀:快、狠、准。快是指速度;狠是指有自信、懂取舍;准是指精准。
如何做到?我是通过三方面:
1、收集词语,弄懂它,注意平时积累,到了某种程度,一切技巧都可以舍弃,凭感觉就能秒选。
如何去弄懂词语?我概括为一句话“搭一种语感”,表意是说要把词语与语境进行搭配。深层含义是说“搭:固定搭配、主题搭配;一:词语含义和延伸意;种:语重,即词语的轻重程度;语:语体色彩;感:感情色彩”。从这两个含义进行记忆,在遇到某个语境时,自然就有把握了。
2、读懂题干,必须要能读的懂,不然词语和题干不匹配,容易错。
3、只要做到前2点,基本八成的题目都可以做的出来了,实在不会的,就要用到技巧了:找到题眼。涉及内容较多,就不深入讲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打好了,自然又快又准。
2022-01-07T10:54 评论了 心辰_p6eeK 创建的话题 › 题目请教
任何一个政府都存在科层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层制的若干规律,属于政府运转的常态。但是,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内部的关系准则,如果扩大到外部,就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初衷________。一个县长可以对下属下达权威性指令,但无权对一个普通市民的个人生活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 指手画脚
B.大相径庭 颐指气使
C.格格不入 说三道四
D.相去甚远 横加指责

请问下这道题为何不能选B和D,和政府初衷差别很大感觉也挺合理的,为何一定要选相背离的?
-------------------分---割---线----------------------
你对B和D的“大相径庭”、“相距甚远”的理解是对的,是说事物之间差别非常大。而“背道而驰”是说与某个道理、道途相背离,通俗的讲是背离了某个原则、道路、道理等。

你再看题干,在说的是“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内部的关系准则”,不是外部准则,如果扩大到了外部,那么是不是就是违背了科层制这个准则了。而不是说跟科层制有差距。

如果要说有差距,应该是在某个范围内相互比较,比如:1、这次公务员考试只考了120分,与自己的目标相去甚远。2、这次公务员行测考试题目出的比较偏,与往年大相径庭。都是在某个话题某个范围内进行比较。
再如:通过近两年的刻苦复习,自认为成绩提高了很多,但事与愿违,这次考试只考了120分。通过深入剖析,发现自己的复习方式有问题,与应试要求背道而驰了。这里就是复习方式与应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比较
2018-08-31T15:11 评论了 晨曦2333 创建的话题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严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31 15:14 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4号基因突变曾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致病因素。但近期有科学家提出导致这一复杂疾病的病因可能很简单,就是一些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如HSV-1病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A携带4号突变基因同时感染了HSV-1病毒的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比单独具有此类突变基因的群体高2倍
B当大鼠脑部受到HSV-1感染时,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大鼠产生的病毒DNA是正常大鼠的14倍
C有些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其病情有所好转
D在一些健康老年人的大脑中也存在着HSV-1病毒
----------------------------------------
1、划重点、分析题干: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4号基因突变曾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致病因素。但近期有科学家提出导致这一复杂疾病的病因可能很简单,就一些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如HSV-1病毒。

概括、提炼后:4号基因突变曾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致病因素,但现在科学家认为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才是致病因素。

2、分析选项:
A携带4号突变基因同时感染了HSV-1病毒的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比单独具有此类突变基因的群体高2倍----携带4号突变基因同时感染了HSV-1病毒比单独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高2倍,说明HSV-1病毒具有加强发病作用,支持论点。
B当大鼠脑部受到HSV-1感染时,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大鼠产生的病毒DNA是正常大鼠的14倍----说明携带4号突变基因才是主因,不支持。
C有些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其病情有所好转----与HSV-1病毒无关,不支持。
D在一些健康老年人的大脑中也存在着HSV-1病毒----说明HSV-1病毒不一定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否定,不支持。


综合分析后,我选A。
2018-08-23T08:50 评论了 爆炒肥肠加点辣 创建的话题 ›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理解你的意思,发表个人看法
2018-08-21T12:36 评论了 爆炒肥肠加点辣 创建的话题 ›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1 12:57 编辑

荣耀十年 发表于 18-8-21 11:32
如果逻辑先是肯定机构答案的正确,再去想办法证明机构正确,那就是迷信机构答案了。


我的答案跟机构有关系?!真的有点莫名其妙,明明是站在语法的角度在探讨题目,变成了无谓的争端。连语法都要抛弃,只讲自己的“道理”,我的解释和答案从哪里看出来与机构的关系?!
语法是我们从小就学的内容,这是段落必须遵守的规则,请不要脱离本质。

------------------------------------------------------------------
你所谓的“如果逻辑先是肯定机构答案的正确,再去想办法证明机构正确,那就是迷信机构答案了”,在此,对你这句话说两点,一是你的话语序混乱,漏洞很多;二是你切换了话题,存在不承认自身错误、诱导风向的问题。
本质上说,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篇章的语法在您这里变成了机构的“戏法”,全盘否定。再次,我重申:一切从本源出发,语法、词义、结构难道不是中国文字的精髓部分吗?难道不该学习、依重吗?难道不该从此进入解题吗?就因为您觉得跟机构书本上雷同?殊不知机构也只是学习参照并利用了这些内容,我认为我们该做的是吸收有用的,再加上自身感悟,利用到做题上,而不是一厢情愿否定它!
------------------------------------------------------------------
你觉得我的分析有问题,那么请你来探讨,并解释,洗耳恭听!也请持正本身的态度,一开始就以人身攻击的态度对待别人,我想别人也不会善待你!现在发达的网络让您不用顾忌,我想生活亦如此,您不尊敬探讨的本意,那么讨论下去有何意义?
另外,请回答一个问题:我的历史学的不好,请问这道题的4个例子,你怎么解释?等你的答案!
2018-08-21T10:27 评论了 爆炒肥肠加点辣 创建的话题 ›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1 10:31 编辑

荣耀十年 发表于 18-8-21 10:18
历史怎么学的,最后一段东晋能证明7,8千年前?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马王堆汉墓、东晋这些例子证明在各个时间段的历史,怎么会牵扯到要东晋证明七八年前了?你再好好想想!
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4000年前,汉代距今2000多年,马王堆汉墓距今2600多年,东晋距今1600多年,看题要仔细。
2018-08-20T17:25 评论了 爆炒肥肠加点辣 创建的话题 ›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0 17:26 编辑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出土了野生枣核。迟至汉代,人们已经将枣制成果脯食用。在马王堆汉墓中,不仅出土了许多枣核和保存完整的枣果,而且在竹简上还有“枣脯一笥”的字样。《太平御览》中还记载了关于枣的一桩趣事。东晋权臣王敦到巨富石崇家做客,在如厕时见到一箱干枣,就都吃光了,惹得侍婢嘲笑。原来,这枣是用来塞鼻孔的。

这段文字最后引用了一则故事,其作用是      。

A增添一则古人将枣制成干果的文献材料,也增加文章可读性
B嘲讽王敦将塞鼻孔的干枣用来吃,为读者增添笑料
C证明枣的食用在中国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D从侧面反映东晋豪门生活奢靡无度
---------------------------------------------------
这篇文章是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接着引用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马王堆汉墓3个例子正面印证,最后说道一桩趣事,即东晋权臣王敦的例子,虽有点讽刺意味, 也是从侧面增加趣味性、可读性,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所以,这则故事的意义仍旧是举反例论证论点,选C。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70117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