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乙丁三雨9992评论的话题
2025-04-05T11:16 评论了 Wizar6972 创建的话题 › 315省考求助,疑似自己淘汰自己了
其他区域不准答题的意思是你写超了没用,电脑看不到
2025-04-05T11:47 评论了 qzzn_smqv 创建的话题 › 逻辑填空二选一
词语填空首先要根据文段意思推出空白处的大致方向,如表示多啊、种类啊、褒贬啊、对比啊、近义反义啊、解释啊等等,其次才是搭配,二次辨析。塑造人文精神也有在用的,《坚定文化自信 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环球网,大湾区是新开辟的,所以是从无到有造出来的,所以不用老是去纠结这个搭配是否准确,而是从文段和词语能不能对应。二次辨析是区分词语侧重,如积聚、汇聚等,积聚表示积累汇聚,汇聚表示从零散汇在一起。创造、创新,创造指造出来,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指新,从现有到新的过程。凝聚、塑造,凝聚只能把现有的各种东西聚起来,塑造就是造出来,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人文精神早就有了,现在用塑造就不合适
2024-12-15T17:04 评论了 巴依尔老爷 创建的话题 › 一道主旨分析题,答案感觉不是最优
读完全文后能得到什么呢,我得到的是叙事医学的目的是什么,能共同作出疗方案
2024-12-11T16:35 评论了 巴依尔老爷 创建的话题 › 一道22年的言语理解题,答案感觉理解不了
读懂题意,高空气球发展的同时,航空和航天技术也发展,有很多东西比高空气球更好,通过转折表达观点,目前仍然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
通过对比说明气球在科学研究仍然很重要,虽然其他技术远比气球高,但是气球还有些优势是其他替代不了的,A可以说是在观点基础上的合理延伸出来的。

C的意思是气球一直在发展,强调的是一直在发展这件事儿,那么文中应该多多描述气球有哪些发展,这只是在开头提了一嘴,而文中是通过对比说明气球在科学研究仍然很重要
2024-09-11T11:26 评论了 知有3761 创建的话题 › 削弱的力度差别,今天碰到一道题,很痛苦,求指点。
我觉得培训机构讲的东西要慎重,不要把方法考虑得很死,什么论点、论据,什么否论点、否论据,什么搭桥、拆桥,什么强弱之分。这些东西是要建立在你能理解问题、读懂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运用到的知识,如果没明白出题者要表达的意思,就会变得模棱两可,不确定选项谁强谁弱。
就本题而言,我觉得D毋庸置疑。
反驳校长的认证,校长的认证是通过闻气味就得出甲醛不超标的结论,就现实而言闻气味本身就不科学,也就是反驳他闻气味这种做法不合理。D说甲醛无色无味,都没有味道,还要去闻气味,显然不合理呀,这是最本质的反驳。
2024-08-29T19:32 评论了 云五月 创建的话题 › 行测主旨题
你在说啥
2024-08-17T23:22 评论了 qzzn_jvbs 创建的话题 › 逻辑推理:某国最大的一家家电生产企业近日公布了一份...

D很明确说……是目前家电生产普遍在电视机生产领域 减产 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即使没有说,只说成本提高也算另有他因,出题人不会说得那么直白,出题人说得明明白白的,不含糊其辞那考试将毫无无意义啊。
2024-08-17T22:59 评论了 qzzn_jvbs 创建的话题 › 逻辑推理:某国最大的一家家电生产企业近日公布了一份...
本帖最后由 古乙丁三雨9992 于 24-8-17 23:06 编辑

主动减产,因为市场饱和。问题是支持他的决策即主动减产是正确的,原因是市场饱和,那么支持或反对的话可以从他的原因着手。

反驳方式:
1、另有他因: 导致主动减产的原因可能是其他,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导致要去减产;市场行情不好,销量不好导致要去减产等等。 (注意另有他因有可能是“可能原因”,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没有明确否定原来的原因,多了一个原因,使得原来的不那么可信了。做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只有一个变量结论才合理,才能得出合理结果,如果多个变量,多个原因,到底是哪个原因导致的结果就不那么明确了。本题如果这样说,虽然市场饱和了,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也是导致企业减产的原因,这个也属于另有他因,原来的原因不那么可信了,到底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变得不明确了)
2、否定此因(明确的另有他因,明确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其他原因) 导致主动减产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饱和,而是其他。如因政策原因要淘汰电视机,与市场需求无关。
3、因果倒置。 这题没有因果倒置的反驳方式,不符合实际。题中是市场饱和导致企业要去减产,硬要因果倒置的话,那就是企业减产了之后导致市场饱和(不符合现实)。

支持方式:
肯定此因: 肯定市场饱和这个原因。

D是否定此因(或另有他因)反驳,我要减产的原因是市场饱和了,而D说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提高导致减产,不是市场饱和。
B肯定此因,“由于国内电视机市场饱和,他们将在内销产品上减产”,该企业很明确也认为市场饱和了,也减产,但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出路是该公司的做法,他做不做国际市场都不影响“市场已经饱和”这个事实。
2024-08-08T16:58 评论了 ZYX9147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 我觉得d有点问题,为啥不选b选d呢?谢谢
A与“触及那些深刻的形而上学问题”不符。
B没有提到百学家,只有作家和哲学家的对比。“都”字表并列,说明百学家和作家同等重要,而文中强调的是作家,哲学家只是比较对象,并没有说明哲学家怎样。
C与“使我们更加接近形而上学”不符。
2024-08-06T10:42 评论了 贝影3840 创建的话题 › 求这个是考什么内容啊?
遴选的对象是已经考上的已经在编的公务员,首先看有没有资格
2024-07-31T22:07 评论了 qzzn_hnvs 创建的话题 › 兄弟们帮我看看资料这一道怎么算,谢谢
471/340*1.07

340*(1+0.07)
=340+24
=364

471/364
=(107+364)/364
=1+(107/364)
<1+107/36
=1.29
2024-07-18T19:53 评论了 老寒腿 创建的话题 › 粉笔的一道言语题,做的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
用反推法呗,如果主要讲A,A强调的是啥,陌生,文中有陌生的意思吗,文中看自己的照片是陌生还是差异呢,就是推不出脸是陌生的。
B的话反推回去就是能找到为何不同啊
2024-07-18T11:41 评论了 qzzn_lcos 创建的话题 › 请教一道顺序题
②句“油灯”与①句“上灯不散”有对应,点灯了才能看到油灯的光度,所以①②排序,排除BC。
⑤句“东室为饮食间”与①句“清茶之外,佐以小酌”对应,所以⑤①排序,排除D。
2024-07-01T17:41 评论了 smknow_wvhu 创建的话题 › 各位,请教一下。
可能本身对题目似懂非懂,思考方式有误区,也有可能手机大数据算法给你推的题是你擅长的
2024-06-17T21:05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求助

可以这么说,原本作者完整的意图应该是“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精神力,从而获得内在自由”,但是答案没有,这时候就要看论证部分是解释论证的哪一个。

比如下面这个题:
一般而言,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干线分布着许多城市,聚集着大量产业和人口,从而构成经济带。加强经济带规划和经济带上城市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纵向或横向的经济发展轴,充分发挥其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比如,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广京哈经济带等已经集聚了大量人口、产业,城市分布也比较密集,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发展轴,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带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
C.交通干线承担着聚集经济要素的重大使命
D.形成经济发展轴是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
大多数考生应该都知道对策句或者重点句是“为此,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那到底是“交通干线”、“经济发展轴”、“经济带”还是“城市群”,那么就看看论证部分强调的谁,后文“……等经济带,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发展轴”,可见论证的是形成经济发展轴是意图,因此D好。
2024-06-15T16:07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求助
重点句是第一句,即“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得出人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不是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提出问题,后文解答问题,即学习→发展内在精神能力→从而获得自由即目的←后文论证说明了这种自由是内在自由,并强调内在自由的意义。
A选项“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另外的目的。
D选项学生、现实束缚无中生有。
对比BC,如果选B,则后文应该论证内在精神能力。
2024-05-31T16:40 评论了 小核桃的爸爸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目求解(争议题吗)
从这个题可以看出出题人是如何让大家找错“关键词”的,出题人是想大家能真的理解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追溯体系只是一个背景,运用在食品药品安全中很好,我们也引进了,那么这个体系是不是好用文中并没有讲,是好是坏并不明确,也即没有说明体系本身有没有什么问题,更强调的是实际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大家都是各干各的,所以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大家多方联动。
2024-05-31T16:09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求助
如果选B,也就是要研究案例,那么后面应该着重论证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而不是在对抗中发现问题。
如果选D,重复性问题全文也没提及。
注意横线处的指示代词,这一效果,什么效果呢,要实践去解决问题,先要能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把问题解决了,理论体系才可能构建起来
2024-05-31T16:16 评论了 行的山川像 创建的话题 › 判断推理 定义题 讨论
A就是查账,对已经明确的证据进行确定金额。
BC运用了物理学、声学等。
D运用了警犬,警犬也是技术,通过特殊训练
2024-05-28T12:25 评论了 嘀嗒fall 创建的话题 › 言语填空:在西汉时期,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
词语填空是逻辑填空,一定是从文段推出来的,不是代入后让它看起来合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18409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